网站地图 - 帮助
您的当前位置:新华资讯网 > 资讯 > 头条 > 正文

黄河入海的澎湃组诗

来源:搜狐 作者:姜兰 时间:2024-12-17
导读:作者简介: 姜兰,原名姜冬兰,祖籍山东泰安,现居山东东营。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兰亭诗画》杂志、《乐安诗画》杂志总编,著有个人诗集《蓝色的爱》《黄河,我生命的黄土地》等6部。主编《全球华
作者简介:姜兰,原名姜冬兰,祖籍山东泰安,现居山东东营。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兰亭诗画》杂志、《乐安诗画》杂志总编,著有个人诗集《蓝色的爱》《黄河,我生命的黄土地》等6部。主编《全球华语最美女诗人》《海外华语女诗人选集》等。
 
黄河入海的澎湃组诗
姜兰(山东)
 
奔流九省的跨越
黄河以它最温暖的颜色与姿态
与渤海最美的深蓝紧紧相拥
在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上
形成一道绝无仅有的天下奇观
震撼世界
 
黄河的尽头
一个新的起点
黄蓝两水的一次交融
成就了人世间最深情的永久
汇集穿起同心的脉络
举天之力
滋养世代流经的整个沿线的生命
抵海深处
与水域里的所有生命体一起呼吸
 
以一种无言的默契
在黄蓝交汇的缝隙间
在日出日落的交替里
黄河的黄
奔涌着炎黄子孙无比宽广的胸怀
渤海的蓝
澎湃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深度
 
有一种拼搏
从起点抵达终点
有一种奔腾
跨越了千里
有一种情愫
相偎相依
 
在东营这片广阔的净土上
黄与蓝的交汇
心与心的碰撞
激荡出
——黄河入海的澎湃
 
 
黄河入海,我们回家
 
五千多年的母亲河
——黄河
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在青海从神奇的三个源头起源
卷着青藏高原的黄沙泥土
携着四川盆地的湿气
流经九省
翻滚五千多公里
一路颠簸滚滚而来
 
后浪推着前浪
前浪拥着后浪
滚滚而来
从古至今
从春天流到冬季
从清晨流到暮蔼
从未停歇
 
似一位母亲在找寻自己的孩子
又似一个孩子在寻找家的方向
一路追寻
追寻了千年
从未停歇
 
在与海交汇的地方
黄河的气息与渤海的脉动
紧紧交叠融汇在一起
伫立成一道天下奇观
黄蓝分界
清晰可辨
喻为佳话
——黄河入海我们回家
 
 
我在东营等你来组诗
 
东营
是一部用黄蓝两水饱醮豪情的壮丽诗篇
于天野苍茫间
凝结了朴实纯厚
凝结了拼搏创新
它终将成为山东史诗的封面
底色是黄蓝两水交汇的奇观
              ——题记
 
孤岛车站
 
那时
一封信的路很长
思念比往返更长
那时
夜很长
煤油灯下的信更长
 
让人生疼的文字
伴着薄凉的风
把日子揉成缕缕牵念
在寂寥里浓缩
深夜里流出的泪
无比坚强
 
父母在天涯那边
游子在异乡这边
一些寄来的消息
也曾喜悦  也曾哭泣
孤岛的站台
细碎成一地回忆
 
依然是永远的站台
有心的人走近它
感受那些久念的人
离别的行囊比相逢沉重
一种变迁的孤独与相望
依然残存有温暖与温度
孤岛车站
曾经的离别多过重逢
 
 
知青小镇
 
泛黄的书籍
洗褪色的衣裳
生锈的工具
木制的小推车
不太精致的织布机
泛黄的黑白老照片
......
 
一些陈旧
成为了久远的记忆
一些存在
成了岁月留下的温度
一段时代
留下无数
 
责编:安娟英  谢富云
责任编辑:栾新秋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栏目分类
Copyright © 2019-2026 新华资讯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