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帮助
您的当前位置:新华资讯网 > 资讯 > 头条 > 正文

李建宏诗选

来源:搜狐 作者:李建宏 时间:2024-12-07
导读:作者简介: 李建宏(原名李建红),苗族,湖北咸丰人,湖北作家协会、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2022、2023年度百佳会员;获《芒种》全国万家诗会奖,《湖北日报》新闻奖,首届《鸭绿江》诗会二等奖,《中国诗人》《当代诗人》实力诗人奖,第五
作者简介:李建宏(原名李建红),苗族,湖北咸丰人,湖北作家协会、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2022、2023年度百佳会员;获《芒种》全国万家诗会奖,《湖北日报》新闻奖,首届《鸭绿江》诗会二等奖,《中国诗人》《当代诗人》“实力诗人奖”,第五届奉天诗歌奖“杰出诗人奖”,第十五届中国作家新创作银奖,《美丽中国》年度作品一等奖,第二届中印(尼)诗歌交流大赛奖等;作品见《中国文艺家》《诗选刊》《诗歌月刊》《安徽文学》《芒种》《鸭绿江》《海燕》《中国诗人》《江河文学》《中华文学》《黄河文学》《三角洲》《青年文学家》《中外文摘》《中国诗歌》《湖北日报》《广西日报》《文化参考报》《楚天都市报》《长江日报》《作家报》等;入选多种选本。
 
李建宏诗选
 
稻子熟了
 
您说稻子熟了去看妈妈
稻花之香直抵湘江对岸
妈妈灿烂笑容在水一方
您撸起袖子赤足方块田
血脉无声无息化作一粒谷种
香米捷足先登呼吸的黄土地
 
妈妈余生竭力倾听风吹稲浪
您一生抚摸的禾苗近在咫尺
 
您太累了稍息于湘雅医院
弥留之光返照昨天的试验田
您熟悉生命中每株稻子长势
妈妈同样习惯天堂泥土味道
 
今天每束稻穗满载晚光
杂交水稻扬花中国饭碗
(原载《安徽文学》)
 
 
渐黄岁月忍不住无声约春
 
枫树昨日满头金色
正午阳光爬上树梢跳起扇形舞
大风起兮扫描点与面
一叶知秋
 
唐崖银杏又掉落几片珠黄
偶遇嫩绿之叶跃居枝头张望
旧时光像一张蜘蛛网
捕捉冬眠的青虫
 
北风走为上计
剩下碎片还在盘算越冬路线
剃光头发的枯枝等待翻页
 
神农架雪景占据原始上风
青松挺直腰杆齐刷刷整装待发
逆行期不分疏密
二月闻到北国之春气息
(愿载《华中文学》)
 
 
山寺晚钟
 
山寺的年纪太花白
晚钟的两声残喘
竟然招引无数男女香客
膜拜一轮幽光
日月跟着旋转
那朵西天云的莲花
开满南朝
踏破芒鞋
人归何处
不分远道近道
历史一丝惨淡的回顾
静坐已久的夕阳
金口不开
(原载《诗歌月刊》)
 
 
再见孔乙己进店
 
长胡子重逢岁未
孔乙己照例身穿长衫
随一阵风快闪咸亨酒店
拉客的黄包车悠闲在岸
他此刻依旧在课本站着
往事笔直如松
百草园生长一碟茴香豆
读者似曾相识三味书屋
穿越两杯冰冻果汁
他一直抿嘴无语
埋名环顾网络小说
汗滴一碗绍兴黄酒
白发丛林秋收五谷杂粮
新生代手机彩铃响起
我下载了一个表情包
他立马微信互动
 
我邀约碎时光回头聊
他起身去前台打赏出店
江南太阳雨淋湿百味人生
空中花园落土为安
(原载《江河文学》)
 
 
赤足泉边拥抱清白
 
土家孩子书包藏着武陵山的碎时光
农民父亲牵头黄牛浇灌黄土
土生土长的苞谷林寻觅岳阳楼
我从教科书里攀登
千古绝唱烂熟于心
 
在大学图书馆相逢范先生
古贤穿越时空敞开心扉
我一时沉默无语
 
绿皮火车走读府山南麓
我事先置放凉鞋一旁
赤足吟诗清白泉边
 
奇泉叮咚,清潵见底
阳光折射泉水投影面积
正午小鱼浑身透亮
我分明洞见另一位旅途者
风吹长衫似湿非湿
心跳加速紧随先生上岸
 
春风又绿江南岸
复兴动车携妻带女
重逢那一泓洗肺之旅
(原载《鸭绿江》)
 
 
雪花写意春天
 
冬至邂逅第一场大雪
纷飞的雪花加速心率转弯
岁末支撑太阳伞接送诗与远方
款款贴近春姑娘的足音
 
事物疑似处于结冰状态
远行轮胎触摸防滑稻草或链条
我与越野车超越无雪赏光邃道
元旦如期登录阳台
盆景展翅欲飞
 
一中校门口家长与雪人并肩伫立
每双眼睛瞅准青春好声音
 
瑞雪身影周末准点抵达
双手随意激活在棉裤兜里
轻言软语抵达行道白头银杏
打滑脚印凸显山里人家
护路警花香汗直暖撒盐的叉路口
 
故土老屋空气质感静如处子
火炉旁抖音上瘾的老母亲
写生屏蔽的雪景
(原载《作家报》)
 
 
馆藏的时光
 
总有些过去的事物难以释怀
摆放在视频播放器里
无法下载的碎时光
移动联通的零点记忆
现实光滑的器皿
仿佛愈陈旧愈闪亮
特别具备古董的价值
 
让心态立体几何
一定要来民俗馆瞧一瞧
停留流程的脚步不必仓促共识
新感觉缘于历史老师的分享
 
欢迎回头看那盏松油灯
燃烧的翅膀硬了
只是觉得好听的六口茶
苞谷酒发酵壮行
形影不离的民俗风景
打卡冷暖自知
珍藏回不去了的琏条
拧紧雪亮的探头
弦外之音随身听
(原载《作家报》)
 
 
白菜在农家肥里生长
 
繁殖山旮旯疑似一朵鲜花
插在乡下农家肥上
习惯刀耕火种日子
 
近亲对一棵白菜写诗
土家方言好比高山流水
 
月黑风高,一对候鸟南飞之后
尿素与杂草结伴而行
肥田熟土趁机在自留地板结
挖掘机结对在村庄炫舞肌肉
水泥烟囱云里雾里冒个泡
 
那年春节回乡看娃
再去认识栽培的几垄白菜
园子里菜根水灵灵生长
一根根菜薹鲜嫩无比
(原载《黄河文学》)
 
 
亲近山水
 
习惯了平铺直叙的生活
带上妻儿跋山涉水
登到最高处
大雁从头顶上飞过
蓝天白云踩在我的脚下
我把自己站成高峰
 
泉水叮咚响,鱼儿水中游
山重水复,人在画中
徒步累了偶尔歇歇脚
白发剪短,不再染黑
沿风景线写生
看小桥流水人家
情不自禁
唱支一条大河给祖国听
在休息的时候
我拿出画笔来
上色只此青绿美好的生活
(原载《广西日报》)
 
 
拉犁人
 
月芽儿啼血于古板的黑三角
拉犁人弹性的目光如纤似绳
曲折地衡量生产力胎盘
足迹倾斜,总是吃力锁紧牙根
一肩深沉了秋之素描
一肩摇晃着冬之暖色
潦草365里路,布谷鸟一路逍遥
赤条条快要扭曲90度的背影
拉成肥硕的原始问号
(原载《中国文艺家》)
 
 
土家薅草锣鼓
 
栽秧节,薅草锣鼓列队广场舞秧歌
人气指数飙升,姿态整齐划一
微风拂过丝毫不留汗迹
 
农事行走在老家鄂西南边边角角
锄头一直习惯奔跑,像无伞的蚂蚁
农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稍不留神,苞谷籽不轻易发芽扬花
犁铧赤脚扎裤紧贴黄泥巴
农二哥挽起衣袖
太阳追至午后后山,布谷鸟高喊播谷
 
 田地里乡亲以竹筒制造毛毛菜
坡坡上桐子叶卷成一次性杯子
紧挨邻近小溪,喝口凉水复垦夜生活
 
 农忙锣鼓交响驱蚊赶鸟,摆谱追肥日记
闲时躺在堂屋或火坑边思考一枚果实
日晒雨淋二十四节气,田野起鼓扫落叶
鼓声知秋,锣跑步打谷场敲碎人心
 
 重逢村庄婚丧嫁娶
农家唱腔高低曲折各不同
这种方式熟悉我由远而近的身影
一同前往的女儿正被抖音包裹
零零后寻根四面突围
(原载《文化参考报》)
 
 
芳香小满季
 
小满,儿时农家有女初长成的芳名
二十四个节气里她的幺妹乳名芒种
芳华大地生育的孪生姐妹
母亲奖赏庄稼的嫁衣裳
夏花还想整容的化妆品
小满,农妇喊锄头起了一个早床
梦赶在太阳从对门山头升起之前
 
太阳黄径六十度,风吹稻田
田野里小满遍地撒网打滚儿
土家秧歌与小满在田坎上对唱
小惊喜不可太绷劲,难免小满未满
新生丝茅草疯狂拔高,骨盆过剩则溢
 
布谷声声,阳雀草上飞,灰喜鹊碰上蓝草莓
樱桃小丸子火辣身材
麦粒成熟感爆棚
 
阳台上草长莺飞,我走完七步诗
小满趁势钻进阳台花盆
撒娇的一粒蒲公英种籽
嫩芽长成几张绿叶,笑看风云
 
小满很阳光的模样,生活一处风景
小得盈满并非唾手可得
比如田间山头空心泡,艳丽悦目
色彩却经不住日晒雨淋
 
小满在前,我与雨水紧跟在后
老屋碎时光躺平楠竹椅
小满认识毛乇雨中一杯雀巢咖啡
炊烟坐下来倍感陌生
大满东升未来
(原载《中国诗歌》)
 
 
老屋檐下的燕窝
 
两只小燕子从北方飞回来
我留守南方的空房子
敞开桃花的心扉
穿上花衣的小燕子
衔来春泥筑土窝
这是乡间多项命题
小燕子以实名选填陋室
这一年春风又吹绿人家
 
小燕子叽叽喳喳地对话
弥补了门缝之间的空格
早出晚归的亮翅
不离不弃旧屋基
 
小燕子与空房子为邻
守望院门口碎时光
去冬距今春并不那么遥远
相隔一个脑筋急转弯
沿海打工的玩具厂深陷泥潭
又梦见小燕子啾啾之声
念那乡下木房檐下的燕窝
故乡一壶陈坛老酒
潦草今霄的现代诗
(原载《中国诗人》)
 
 
中国水稻
 
水稻水灵灵生长在农耕长河里
这株向阳的农作物含苞待放
默默与史前界碑接壤
它们从半坡遗址跋涉到五谷丰登
稻穗憨厚的外表
绽放蕴藏的营养
 
水稻发源地泥色厚实简朴
直抵天下粮仓神经
水稻经常曲折腰杆
在河之洲扬糠去壳
我们低调裁培深表躹躬
 
进化还原事物真相
碎时光端在碗里煮在锅里
一日三餐本质也是补钙
饱经哺乳站在水稻面前
有人常忽略锄禾的伟岸
农业沿用北方方言
脚注汗滴禾下土
 
中国水稻环球拓耕奇迹
它们随四大发明漂洋过海
与来自北美的高个子玉米长相不同
与来自南美的蓝眼睛洋芋肤色有异
黄皮肤水稻土生土长
上万年亲近站在龙的传人前沿
 
盘中餐飞扬稻花香
象形文字从农家方块田里走出
考古学家认识每一粒种子
活跃长江流域与黄河两岸的水稻
大浪淘沙历经沉淀
 
袁隆平撸起袖子闪亮星空
一脚踏进烂巴田
一脚踏进盐碱地
一双慧眼透视中国饭碗
终生与杂交稻躬耕的勋章
把每株神农佳话收割到极致
每粒爱心互动的金黄大米
孕育华夏十四亿内核
(原载《鸭绿江》)
 
 
苞谷进城
 
一阵阵摸不透性格的风
把你青衣逐层剥夺
爬上长满胡须的山坡
走出向阳的苞谷林
猛一趔趄
跌进冒烟的钢铁鱼群
 
老城向你招招手
面对麻辣火锅
你忍不住第二次成熟
 
拐弯新城
那些握惯方向的手
比你想象更肥硕
红得发紫的指甲
使劲掐你原始的命脉
残存的一线余温
在黄牌之后颤栗
——红灯禁止通行
面对城市语言
你无话可说
 
万粒归心
一丝不挂的噪音
使你的脚步打滑
归去来兮是个过程
你听见村头那棵歪脖槐树
轻轻地呼唤你的乳名
(原载《中国文艺家》)
 
 
红了樱桃
 
樱桃初长成时心肝高高挂在月亮上
驻足倾听月光,叶片走在乡间小路上
她的梦花落谁家?
数枚遭遇花期的果核连鸟儿也不再看一眼
五月枝头直接向上生长
偶尔曲折距水土密切,离太阳贴近
她高昂的头颅自由而活泼
麻雀压弯了树杆略显驼背
阳光直射枝与枝之间睁不开眼
她照样活在漫长怀胎成熟季节
肢体随风飘扬,青涩裂变一粒种籽
红光满面等待下轮节目登场
 
红润而失去硬度的果实
这是她慎重向自然馈赠一份礼物
爬上枝桠的小伙喜欢拣软的捏
树蔸旁红裙姑娘入林时竹蓝空空
树上小伙秒杀抛下的媚眼
姑娘情不自禁把竹蓝向上挪高10公分
毛头小伙连皮带桠传输触电感觉
险些连根拔起,姑娘差点笑晕过去
躺在篮子里的樱桃急红了眼
 
红了樱桃,我在遥远之外
分明听见满蓝樱桃小丸子在哭泣
周末上线的直播间音量调到最大
我再也不见迷你樱桃小嘴
(原载《中国诗界》)
 
 
阳台上的仙人掌
 
我家阳台上移居一钵仙人掌
离梅雨很近,隔太阳很远
握不住的风沙透过掌心
蓝月亮一泻千里
 
大漠孤烟远在撒哈拉
仙人掌独坐一角
漫长长势不分白昼
它举起手臂,小鸟依人
肉身直抵陶瓷花钵
 
沙漠之外,十面埋伏
它躺平满掌心事
在阳台上跳舞
同样步步惊心
(原载《鸭绿江》)
 
 
阳台上等待花蝴蝶
 
卧室里蝴蝶梦不复存在
风衣晾于阳台
寒露的日子渐行渐远
 
移动风景
绿草与红花呼朋引伴
仙人掌透视盆景
小鸟绕道而行
等待一种意象
 
花盆里的藏头诗和蝴蝶
咏春接龙
(原载《鸭绿江》)
 
 
裸露的河流
 
一种反应过程
披着黑格尔外套
与水面对面对话
真实无色无味
 
对于水质
会不会游泳无关紧要
除了重心一无所有
 
三五成群的鱼们
成蛙状刻画美妙的曲线
水的核心里冲浪声音
是永远的音乐
(原载《长江诗歌》)
 
 
红果        
 
热血开耕的红土地
信仰如枪声一起咬紧牙关
大渡河  雪山  草地
木棉花怒放的声音
梁红了高擎的征旗
挥手遥遥二万五千里
殷红太阳和青青小米
光辉四溢的镰刀和铁锤
炼成躯体深处的钢铁长城
战火纷纷的回音
史诗般烈焰很坚实地燃烧
我们的幸福象只银色飞鸽
岁月凝成鸽群的哨音
翔舞于东方之林
在那星火闪烁的生日树上
缀满五十六枚红果
(选自《中国当代优秀诗选》(中国华侨出版社版)
 
 
乡音熟透的背影
 
林中月在当门坝摇啊摇
太平沟树上鸟窝扎堆
梦中归音零点敲门
天外来客农家飘香腊肉
 
土家兄弟远去沿海电子玩具厂
留守妇女在院门口原地踏步踏
媷草锣鼓依偎望夫石
闹鸡起舞,扯开嗓子喊太阳
 
老家映山村,柴门闻犬吠
老黄牛望穿秋水
旧识燕闻风而动
(原载《荆州晚报》)
 
 
渴望苗床
 
枯藤老树生动细节
远走在大山的排骨里
阳光从石头胎盘背面
欲望裸露临盆
古栈道黄昏唢呐
打滑的足音
沁润萌芽的眼睛
一曲故土龙船调
一片绿色翅膀
凌空而降
(原载《中国诗》)
 
 
春茶久藏深闺,犹如一朵祥云
 
行走在人头山的身体内部
清明茶久藏深闺,犹如一朵祥云
四坝长相一垄垄花技招展
黄金洞宽窄今古传奇时光
 
岭南小蛮腰耕读一方水土
唐崖河畔风光耀眼每叶毛尖
线上线下的山茶花绽开两朵
 
采茶曲由远而近登录咸庆丰年
土家幺妹带你邂逅满园春色
田间地里纤纤摆手舞
月芽装满竹背篓
 
漫山遍野黄金叶招蜂引蝶
一叶春光行吟泥土青春期
千树万树惊现红妆素裹
喜雨重逢土司皇城三街十八巷
 
以陆羽名义隐居土家苑只为青绿
鲜枝嫩叶早已超越鄂西南茶马古道
高速公路提速在满山大曲的枝头
土家吊脚楼的庭院夜话香风扑面
举杯以茶为媒点亮曲江高铁
远方一夜之间生长巴人茶经
青山绿水胜似诗经唯美句子
(原载《黄河文学》)
 
 
流徜楚辞的血液
 
汨罗江涛声依旧
楚天风云再起
屈子单骑侠客打扮
戴斗笠披一袭长衣
执剑问道楚河暗礁
战国风吹乱长发
 
寄托巨石沉江的那一瞬
屈子挥毫回不去的江南
满江触摸离骚
江边鸟绕道低空滑翔
骚体那堪休止鱼腹
 
江水湍急
五月太阳雨怀揣心事
端午粽下水挽留楚辞
每一粒糯米成活
香草美人身材饱满
 
重逢古历端午
我又一次独坐洞庭湖
龙舟竞渡以笔杆作桨
诗魂直抵心脏
(原载《荆州晚报》)
 
 
诗神把天的漏补了又补
 
雨一直追赶在楚蜀大道艾蒿坪
端午长出第三只眼睛
认识粽子里的腊肉与板栗
中百仓储盒装粽个子傲骄,口感偏咸
女儿点名我去“树人书店”认领楚辞
 
此刻雨量增加55亳米
老辈说这天涨端阳水
河水小满习惯溢满
芒种提了一袋麦片与老母分享
祖宗的五月供奉糯香
以雄黄的手拿起粽叶端详
仿佛放心不下儿女的言行举止
 
端午的太阳雨飘向鄂西南
是诗神把天的漏洞打了个补丁
我赶紧乘龙舟上下求索
雨点打湿粒粒儿时的模样
你我都在祝福水涨汨罗江
离骚归去来兮
(原载《中国诗界》)
 
 
粽子
 
先生照常身披月色
江湖低洼处挥一挥衣袖
漩涡里他寻找到一块石头
香草美人在水一方
 
天阴跑到汨罗江投石问路
离骚恨水滚滚东流去
江底武昌鱼归去来兮
 
每年楚地划舟端午
父亲习惯坐在龙舟流水线上抽旱烟
母亲以娴熟手法在棕糯里穿梭楚辞
粽叶闻风起舞,糯米透亮饱满
土家鼎罐里沸腾的每个粽子
有棱有角凸显个性
(原载《凤凰资讯报》)
 
 
与端午约会

 
鬻熊出没楚韵
蛮夷之地挥戈巴茅
春秋风吹散八百年画卷
艾蒿笑傲江湖
 
长江流域涨水试与楚天比高
五月风雨满楼
江南大浪淘沙
屈原于《列传》爬山涉水
 
我们呈上无语的粽叶
帮楚辞澄清一条汨罗江
真相浮出水面
与那个忠贞不期而遇
(原载《家庭周报》)
 
 
草堂之魂
 
一座茅草搭建的小屋
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位成都棱角血肉之躯
我本布衣,血浓于水
 
八月天府秋高气爽
从草木结构勾画树影
足印如都江堰流水凝练
任凭巴山夜雨涨满秋池
草堂兀自坚不可摧
千锤百炼的骨架
承载源于禅修
 
诗魂力透竹简
殊途同归第二次握手诗圣
欢颜重逢堂里堂外
(原载《山西科技报》)
 
责任编辑:安娟英  谢富云
责任编辑:栾新秋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相关文章:

栏目分类
Copyright © 2019-2026 新华资讯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