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奖!“苏工匠心”斩获国际大奖
来源:搜狐
作者:栾新秋
时间:2024-11-11
导读:11月7-8日,2024世界遗产创意创新者大会暨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奖颁奖典礼在杭州文澜阁、西泠印社启幕,来自全球的遗产教育者、学者、专家济济一堂,共同探索遗产保护教育领域的国际新经验、新思想与新趋势。姑苏区住建委凭借苏工匠心苏州木结构建筑营造
11月7-8日,2024世界遗产创意&创新者大会暨“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奖”颁奖典礼在杭州文澜阁、西泠印社启幕,来自全球的遗产教育者、学者、专家济济一堂,共同探索遗产保护教育领域的国际新经验、新思想与新趋势。姑苏区住建委凭借“苏工匠心——苏州木结构建筑营造公众推广”项目,获颁2024年“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探索之星”奖,并被评价为:致力于深层价值与模式探索,因地制宜实现遗产教育模式的协同创新,具有一定的全球创新示范意义。

“世界遗产保护不仅仅是向过去致以敬意,更重要的是规划好未来。”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主任Dima AI-Khatib在开幕式致辞中如是说。大会同时发布《南南合作框架下中国城市遗产保护实践与经验》报告,以及“全球世界遗产创意&创新者联盟”创新孵化项目与战略合作项目,与会人员围绕“创意启迪”“青年与未来”“科创前沿”“创新传播”等话题进行分享对话、圆桌互动讨论。
时间回溯。印度当地时间7月23日,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面向未来的世界遗产教育——科技、创意与赋能”主题边会公布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奖(AWHEIC)获奖名单。由姑苏区住建委策划的“苏工匠心——苏州木结构建筑营造公众推广”凭借卓越的创新与实践,从全球的100多个案例中脱颖而出,荣获2024年“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探索之星”奖。这一荣誉不仅是对苏州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在全球遗产教育领域卓越贡献的高度认可,更是项目推动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实现跨界模式创新的有力印证。
时间回溯。印度当地时间7月23日,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面向未来的世界遗产教育——科技、创意与赋能”主题边会公布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奖(AWHEIC)获奖名单。由姑苏区住建委策划的“苏工匠心——苏州木结构建筑营造公众推广”凭借卓越的创新与实践,从全球的100多个案例中脱颖而出,荣获2024年“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探索之星”奖。这一荣誉不仅是对苏州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在全球遗产教育领域卓越贡献的高度认可,更是项目推动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实现跨界模式创新的有力印证。

(获奖证书)
苏州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因拥有《园冶》《长物志》《营造法原》等经典专著、蒯祥等大国工匠,又代代相袭、辈有传人,建造出众多富有典型特质的苏式建筑而饮誉海内外,拥有历史文化、艺术、技术等多重价值,其传承与展示是促进公众理解、增进联系,进而带动社会群体保护的重要途径。
项目选取过云楼作为原型,复刻中路大厅和典型建筑节点构架,力争全流程的本真还原,以此解构苏州传统民居中蕴含的苏式营造技艺,还原最原汁原味的“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一提的是,活动采用的模型均使用硬木由非遗传统木工手工制作,其拼装全部为榫卯结构,反复多次可拼可拆。
为创建深度体验营造技艺的平台,活动采用专家讲座、实物教学、搭建讲解演示、模型搭建体验和比赛、非遗展示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借助比例大小、难易程度不同的古建模型,打出差异化“组合拳”。参与者借由亲身体验榫卯结构、拼插模型、花街铺地、实地研学、工地实践等活动内容,切实加深对传统营造技艺的理解,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情感共鸣。
项目选取过云楼作为原型,复刻中路大厅和典型建筑节点构架,力争全流程的本真还原,以此解构苏州传统民居中蕴含的苏式营造技艺,还原最原汁原味的“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一提的是,活动采用的模型均使用硬木由非遗传统木工手工制作,其拼装全部为榫卯结构,反复多次可拼可拆。
为创建深度体验营造技艺的平台,活动采用专家讲座、实物教学、搭建讲解演示、模型搭建体验和比赛、非遗展示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借助比例大小、难易程度不同的古建模型,打出差异化“组合拳”。参与者借由亲身体验榫卯结构、拼插模型、花街铺地、实地研学、工地实践等活动内容,切实加深对传统营造技艺的理解,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情感共鸣。



“非遗”是“活态”文化,其传承与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活动面向社会全年龄段,从小学生到大学生,从专业人士到普通老百姓,适合各类人群参与,使得活动涵盖面更广、普及度更高、影响范围更大,并在心里种下文化传承的种子。与此同时,注重中外融合与文化传播,参与者中不乏有不同肤色的国际友人。
自2023年10月启动以来,活动已在学校、商圈、社区等各类场所举办19场,吸引5000多名市民游客参加活动。
姑苏区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活动旨在重燃人们对苏州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热情,参与者通过零距离、沉浸式的亲身体验,对“技艺”留下“记忆”,增强历史自信,提升保护意识,不断推动苏州传统技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效推动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保护与传承。
自2023年10月启动以来,活动已在学校、商圈、社区等各类场所举办19场,吸引5000多名市民游客参加活动。
姑苏区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活动旨在重燃人们对苏州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热情,参与者通过零距离、沉浸式的亲身体验,对“技艺”留下“记忆”,增强历史自信,提升保护意识,不断推动苏州传统技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效推动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保护与传承。

据悉,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奖(AWHEIC)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WHITRAP)、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系学校网络中心(ICUA)等多家机构共同发起,旨在搭建一个聚焦世界遗产教育模式创新的共建共享的国际互动交流平台,为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实践者提供行动指南。本次大会共有10项案例获得“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探索之星”奖。
责任编辑:栾新秋
相关文章: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