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帮助
您的当前位置:新华资讯网 > 资讯 > 头条 > 正文

中国食文化中国食天下(壬寅年—芒种)24节气之10——“夏至”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22-06-22
导读:(朱长云书法:夏至) 2006年05月20日二十四节气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4节气是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北京天文馆介绍,夏至是一年中日影最短的一天。每

(朱长云书法:“夏至”)

————2006年05月20日二十四节气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4节气是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北京天文馆介绍,夏至是一年中日影最短的一天。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是夏至日。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北半球的白昼时间达到最长,而且越往北越长。《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北京时间2022年6月21日17:14将迎来夏至节气。

——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史记)!

——火的引用改变了人类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状况,熟食是人类走向现代文明社会的分水岭!

——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是人类文明饮食健康的宝库,建议设立中国食文化学!

一、中国饮食文化和中国食文化学

中国烹饪是中国对人类饮食生产的巨大贡献,中国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在中国,“烹饪”一词出现在战国至秦汉间成书的《易传》对“鼎”卦的解释中,“以木巽火,烹饪也。” 大意是在鼎下,架起木柴,通风起火;煮熟或烧烤食物至熟用。所以,烹饪的原始意义就是煮熟(烧烤)食物。烹饪一词出现在战国秦汉时期,并不意味着烹饪这一事物也出现在战国或秦汉间。因为,在古史传说中发明钻木取火、教民熟食的的燧人氏距战国时期至少也有数千年的时间,但实际上中国先民用火的历史更早,开始于距今五六十万年的北京猿人时代。 《易经》之后的文献中,曾用“烹调”、“料理”概括并代用词;到了近代,大家才更加广泛使用“烹饪”一词,经社会的不断使用和认同,才确认下来;并使用至今。同时,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现在的烹饪和烹调二词研究分野的十分明确了,烹饪覆盖烹调,烹调是烹饪的组成部分;现代的烹调一词已经引申指制作食品的技术方法,称之为“烹饪工艺”。 广义的烹饪文化不仅包括食品生产的文化——烹调文化,也包括食品消费的文化——饮食文化。烹饪文化就是“人类社会食品生产与消费中所包括的物质与精神现象及其联系的总和” 中国烹饪来自于实践,同时,接受时间的检验。相信,中国烹饪在新的时代一定会为人类的健康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烹饪文化是在人类从“茹毛饮血”到“火的引用”发展的“熟食阶段”的过程,“食文化”是人类文明饮食发展的升华,从“田头”(源头)到“嘴头(营养)”的科学发展过程;是一个为人类健康发展的整体食物链。既包括原材料的选育和种植与收割到运输过程和初级加工原料,同时,又包括食品的加工工艺过程和半成品及成品的整个形成过程;又包括食用前和食用过程中及食用后的具体体现。 所以说,设立“中国食文化学科”是必要的,也是人类健康发展的需要;更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必然需求。

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指出:“烹调亦艺美术之一道也”。“烹调之术本于文明而生,非深孕乎文明之种族,则辩味不精;辩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中国烹调之妙,亦足以表明进化之深也……”

(朱长云书法:“民以食为天” 中国人吃中国粮最安全)

二、民以食为天

中国人民以“民以食为天”为理论依据,中国“重食”思想和“重养”传统文化理念发展至今,其“天人合一”和“道法自然”的传统文化精髓始终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健康的发展方向!

中国古代根据气候对一年进行的节令划分。即指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同时,又有传统的节假日比如除夕节、春节(除夕节和农历新年正月初一);2,清明节(寒食节);3,端午节(五月初五);4,七夕节(七月初七团圆节);5中秋节(八月十五,又称祭月节);6,重阳节(九月初九);7、冬至节(冬至大如年,民俗记忆和书刊都有记载)等; 以上节假日的食品多种多样食品丰富;1、春节:食品丰富;必吃的饺子;2清明节:祭祀春游,青团(江南食品),薄饼(团聚);鸡蛋(秦代此时禁火,提前煮鸡蛋备用);艾饭(客家清明节期间食用,一年不生病);3、端午节:包粽子(南北方有不同的品种),包饺子;4、七夕节;团聚的日子,饺子等;5、中秋节:食品丰富,月饼;包饺子;6、重阳节:登高赏月(重阳糕吃两种糕:花糕、栗子糕);菊花酒;吃饺子;7、建议增加——冬至节和除夕节:冬至大如年,吃饺子(冻不着、不冻耳朵),元宵;除夕节,丰富的食品; 南北方具有差异性,北方过节始终没有离开“饺子”食品。还有民族特点。河南信阳以及周口、南阳等地喜欢吃水饺、扁食等。

三、开发中国传统文化的节庆;1、人物(如老子);2、年月(二月二,龙抬头)、除夕节;3、节气(秦朝已始秋分节)等;

1、人物:如老子;老子纪念日;中国传统文化——道教的鼻祖;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理论;时至今日仍为传统文化传承的要素和精髓。

2、时令:二月二龙抬头;龙——中华民族的象征;图腾,腾飞!目前,北方有吃饺子和吃薄饼的风俗;寓意团团圆圆;

3、秋分:曾经是“祭月节”;2018年经国务院同意设立将“秋分节日”为“中国农民丰收节”;目前,以文艺演出和有关赛事为主;

4.春耕节,(一亩三分地、先农坛);可追溯到西周;明清帝王达到鼎盛时期。

四、设立“北京纪念日”和“北京城建城纪念日”

北京——人类文明的圣殿——北京,文明纪念日 !同时,可以根据中华民族发展史的独特性,整理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和具有一定纪念意义的事件以及具有影响力的节气为文明节日。 “北京纪念日”和“北京城建城纪念日”!发现“北京人”和火的发现及引用;熟食的开始等等。北京,人类文明之源!

北京故宫历史最悠久(世界五大宫:法国的凡尔赛1624年;白金汉宫1703年,1761改为英王三世的私人寝室;克里姆林宫1320年修建;美国白宫1797年修建); 北京的故宫历史悠久,是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的故宫可以追溯到公元1179年兴建的“金大宁宫”,甚至还可以追溯到公元1000年前后的辽朝萧太后在琼华岛上建造的宫殿。)1,全部宫殿区的建设,北京故宫(紫禁城)是1420年,具有世界历史最悠久的故宫。时间早、面积大!2,在先秦蓟城故址(广安门南)上一步一步发展起来,位于辽南京和金中都城的中心位置发现先秦遗物等等!3, “北京城的起源”即“生日”,历史学也称为未来学; 蓟城的发现,(水经注) 是有记载的; 已经具有3200年的悠久历史!(1995年北京市隆重举办“纪念北京建城3040年,正式确认公元前1045年未北京建城之始”,由于多方异议,至今没有再搞。大北京即蓟城比燕都早134年)4,北京人的发现和“火”的引用熟食的开始等等。北京,文明之源!

北京城(建城日):1987年侯仁之先生就提出 “北京城建城日”;1995年北京市举办纪念北京建城3040年;正式确认北京城于公元前1045年;实际根据考古比此时早134年;至今北京建城为3200年! 考古不断推陈出新!

目前有建城日的国家,最神奇的是古代意大利(罗马古城,公元前753年4月21日;目前称之为“建城日”;最隆重的是莫斯科城,始建于1147年,建城日活动规模最大;最正式之例---圣彼得堡市1703年5月27日,至今在搞庆典;隆重热烈。)

(朱长云书法:“天人合一”)

五、礼仪文化中的中华礼食;

1、祭天文化(丰富的祭天食品):祭天文化是我国古代崇拜神明的崇拜行为,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远古时期的黄帝“封禅(shan善音)天地,”开始;排列诸神、尧“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周公制礼作乐,祭天典礼“礼仪大备”,形式和规格逐步规范。西周时期以“冬至日” 为“大祀吉期”,在这一天举办“祭坛大典”,因此,祭坛大典又称“冬至大祀”。西汉、隋、唐 、宋、元 举办:“天地和祀”。 从秦、汉以后,历代封建帝王以“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为政治理念;以“敬天敬地”为己任;历朝历代建祭坛于“国之阳”,用于举办“祭天大礼”;至唐到元、明清(辉煌);祭坛:设“玉、果、蔬、笾、斗、牲等等” 备燎柴、焚香烛,礼祭皇天上帝,以“爙(rang音)灾祈福”! 明清时期,皇帝祭坛典礼有:“春正月天地和祀”、春正月祈谷大祀、孟夏常雩(余音)大祀、仲夏大雩大祀 冬至祭坛大祀; 冬至大祀(冬至大如年)冬至又称长至 ,“一阳气自地而始”也就是说“一阳资始” ;所以古人将冬至这一天举办“祭坛大典”。 祈福:“五谷丰登,风调雨顺”!(据记载,1924年12月23日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只搞了一次礼仪性的祭拜;也是长达三千多年的国家祭祀制度的完结)。 可以说,“祭天食品”是目前发现的最古老也是最为壮观的“礼食”。祈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老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社会太平!

2、宫廷食礼(朝廷贡品,豌豆黄、御膳等);

3、民族性礼食(各民族风味名点名菜);

4、地域性礼食(区域食礼,德州扒鸡、北京烤鸭);

5、名人礼食(东坡肉);

6、食物礼食(龙井虾仁、樟茶鸭、桃花泛);

7、节气和节日礼食(非遗);

8、民间祭天食品;丰富多样!

食礼:1)先秦“礼食”;提出:“衣食既足,礼让以兴”等理论。2)儒家礼食(六礼);迎送之礼、交接之礼、进食之礼、卒食之礼、侍酒之礼、其他循礼。3、传统食礼:分餐与合食、礼仪与请柬、座次礼仪、进食礼仪;4、近代食礼;丰富多彩!

六、文化遗产:1),2006年05月20日二十四节气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二十四节气在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文化遗产,使中国人民非常自豪的文化,也是非常值得弘扬的文化。

1、中国古代根据气候对一年进行的节令划分。即指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2、中华民族具有四大发明的文明古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国家,究其原因就是中国有着其独特的文化基因和传承脉络;很重要一点就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就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和24节气! 立春(立春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也是是春季的第一个。立春, 农谚有“春打六九头”的谚语之说。虽然立春了,向着暖和的方向发展;但是,还是比较好冷的;还有七九、八九,九九。直到春分播种季节时,才开始有真正的暖阳之意。

我国二十四节气的追根溯源(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千年乃至上万年的漫长具体实践和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早在古代公元前的汉代和春秋战国、乃至夏商周、尧舜禹对历法和节气都有一定范围的记述。《山海经》 《易经》《黄帝内经》……这些上古奇书……研究的新进展,历史遗址出土文物的新发现,将给我们研究二十四节气带来新天地,我们会不断挖掘出天文节气的新成果。

(朱长云书法:“平衡膳食”)

七、膳食平衡是健康的基础

“四季饮食四季养生!”四季养生,首先从饮食做起,“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饮食者,人之命脉也。

“五谷为养”是指黍、秫、菽、麦,稻等谷物和豆类作为养育人体之主食。我国人民的饮食习惯是以碳水化合物作为热能的主要来源,而人类的生长发育的自身修补则主要依靠蛋白质。 “五果为助”系指枣、李、杏、栗、桃等水果、坚果,有助养身和健身之功。水果宫含维生素、纤维素、糖类和有机酸等物质,还能帮助消化。故五果是平衡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辅助食品。 “五畜为益”指牛、犬、羊、猪、鸡等禽畜肉食,对人体有补益作用,能增补五谷主食营养之不足。一个益字,说明了其补养作用,而不能成为主要成分。 “五菜为充”则指葵、韭、薤、藿、葱等蔬菜。各种蔬菜均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纤维素等营养物质,有增食欲、充饥腹、助消化、补营养、防便秘、降血脂、降血糖、防肠癌等作用,故对人体的健康十分有益。

我国先祖们,开辟了“药食同源、药膳同功”的系统养生理论; 中国人从与自然界斗争和科学实践中以及自身的修行时实践中,认识和理解并总结到许多食物具有药性。早在3千多年前的西周时代就有《周礼&S226;天官篇》记载,我国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医疗体系,医事制度中已设有负责饮食营养管理的专职人员。当时医生分为四类,即“食医”;“疾医”(内科医生),用“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疡医”(外科医生),则“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养窍”和兽医。周代医疗体系以“食医”为先,“食医”的任务是“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馐、百酱、八珍之齐”。即调和食味,确定四时饮食,预防疾病。这是迄今为止人类最早的“营养医学”的实践。 中国历代名医通过实践,对膳食重要性有许多科学论述:如战国扁鹊说:“君子有病,期先食以疗之,食疗不愈,然后用药。”清代黄宫绣指出:“食物入口,等于药之治病同为一理,合则于脏腑有益,而可却病卫生;不合则于人脏腑有损,而即增病促死。”唐代孙思邈指出:“安身之本,必须于食,不知食疗者,不足以全生”;“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情爽志以资气血”。“为医者,当晓病源,如其所犯,以食治之。食之不愈,然后命药。” 中华民族传统营养学的哲学内涵:“天人合一、身土不二”的生态观;“调理阴阳、阴平阳秘”的健康观;“药食同源、寓医于食”的食疗观;“审因施食、辨证用膳”的平衡膳食观。同时,始终以“和”为贵;奉行:“因人而异”和“模糊科学”的理念。

(为了健康的身体,在不同时期,也在不断地修正和完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随着四时气候的变化而调节饮食。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热,根据个人身体的基本状况,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如:鸡牛羊肉、适当增加饮豆浆和牛奶,多吃萝卜、绿叶菜、豆腐和木耳等等。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同属冬令,也要根据季节的变化和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年龄的大小来变化,;除此之外,还要因人而异,因为食有谷肉果菜之分,人有男女老幼之别,体(体质)有虚实寒热之辩,本着人体生长规律,中医养生原则,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耋耄重延。故“冬令进补”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大补,万不可盲目“进补”。可以参照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平衡膳食宝塔”,按一定的比例选择不同种类的食物。如山药、红薯、芋头、土豆等属于薯类食物,比大米、白面含有更丰富的膳食纤维和微量营养素。中医认为,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作用,适合在冬季食用。 秋天有很多的新鲜水果,如梨、葡萄、石榴等。中医认为,梨具有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的功效;葡萄益气生精,能够补益肝肾。在秋季讲究进补,但是吃太多的肉会给消化和代谢器官增加负担。适量进食肉、蛋类食物,少吃肥肉,选择一些易于消化吸收且脂肪含量较少的禽肉是明智的选择。秋冬养阴”、“冬季养肾”的原则,冬季可适量多吃点咸味食品,如海带、紫菜和海蜇等。当然,也要适当增加热量食品。

八、四季养生四季保健

根据年龄和身体状况以及四季节气的不断变化,一定要适量运动,增强健康体魄;增强免疫力!因人而异的营养保健是必要的补充。只有日积月累的坚持不懈,才能达到理想的状况;努力一定成功!

九、中国“酒文化”和“茶文化”

中国人饮酒和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

饮酒和饮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季节变化以及个人爱好的不同,选择暖胃的饮品和喜好的;无论喝哪种茶,不易过浓、过热;一点要做到“四季养胃”的哲理!

我国是农业、农耕、耕种、耕织的文明古国, 我国劳动人民勤劳智慧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历史文化。主要以“黄河流域”为主要特征和根脉,以“气候和物种”为依据,建立起来的。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历朝历代的迎春和冬至活动隆重而丰富。已经超过了节气、节令,而形成一个节日,因此在漫长的人文历史中演绎出许多民俗。

酒文化,目前,有“刘伶醉酒、泸州老窖、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江西南昌)”国家工业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名酒如杜康酒和衡水老白干酒都是具有发展历史过程的老酒和品牌酒,创立时间约在汉代。

目前,亟待研究开发的中华24节气时令食谱(主食、副食、汤食、小吃); 根据考古资料;中国社科院考古所2021年9月8日报道;9000年前中国人即饮“啤酒”(曲酒);根据在桥头遗址出土的陶器。在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杂质发表题为《中国南方九千年前台地上饮酒的早期证据》;为谷物酒,(非现代啤酒);2021年11月30日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报道:山东大学考古团队发表《山东邹城邾国故城西岗墓地一号战国墓茶叶遗存分析》(《考古与文物》,2021年第5期),正式公布山东济宁邹城市邾国故城遗址西岗墓地一号战国墓随葬的原始瓷碗中,出土的茶叶样品为煮(泡)过的茶叶残渣,为目前已知世界最早茶叶遗存,将世界茶文化起源的实物证据提前了至少300年。据悉,此前考古发现的年代最早的茶叶实物出土于西汉景帝阳陵。邾国故城的这一发现将茶文化起源的实物证据追溯到战国早期偏早阶段(公元前453至前410年),提前了300多年。西岗M1茶叶遗存的发现与证实,为研究茶的早期起源和传播等问题提供了实证材料。

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茶叶品种繁多;为不同的民族和爱好以及人们健康饮食提供了资源供给。

营养增补要适度,同时,一定要保持好良好的心态,适当运动;增强抵抗力!

我国食物的多样性和不同的季节性的食品以及不同的烹饪方法,都为健康身体和营养的需求提供了理论依据; 膳食平衡是健康的基础,良好的心态为了健康身体奠定了基础!

中国饮食文化讲究“食物多样性”!形成营养的互补,有利于身体营养的补充;食物的多样性和不同的季节性的食品以及不同的烹饪方法,都为健康身体和营养的需求提供了理论依据; 同时,讲究“五色食品”,五行五色食品是用五色既“红、绿、黄、黑、白色”食物分别补益心、肝脏、脾胃、肾脏、肺系统的方式方法。

指五行在医学应用,发展为一种中医的学术理论。它主要是以五行配五脏为中心: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基本内容:在五脏为中心的基础上,通过经络以联系全身,说明人体的整体性,并通过自然现象的观察与医学实践联系到五方、四时等,说明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在中国饮食文化中,运用“药食同源,药膳同功”的理论,结合“五行学说”的——金木水火土,合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理念,对应颜色“白青黑红黄”的食物——对应人体五脏“肺肝肾心脾”,是中医思想取象比类的借鉴和归纳发扬。采用五色红、绿、黄、黑、白色的“食物之象”对应五行火木土水金——五脏:“心肝脾肾肺”,达到食补强于药补的用处,达到养护身心健康。

中国饮食文化以及中国烹饪讲究“熟食”,首先是“便于消化,便于吸收;同时,既营养又卫生”!这正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主要特征,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闪耀辉煌的突出表现和中国饮食文化中最为“璀璨夺目”的光环!

膳食平衡是健康的基础,良好的心态为了健康身体奠定了基础!

祝愿全体中华儿女健康长寿!

中国传统文化“天圆地方”主要体现在古建筑和“天人合一”的理念中;至今,还是我们倡导的理念;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朱长云书法:“民以食为天 食以安为先”)

中国食文化就是从田头到嘴头(牢牢把握食品安全),田园(圆)到嘴里(口即园又方);圆圆满满! 宫廷食品用料的来源和传统食品加工技艺,如能进一步总结完善一下;即便于传承又便于弘扬!

宫廷(历代朝廷)祭天食品和民间祭天食品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广阔空间!食物形态、大小的寓意等等! 节假日可选用喜庆色如红色、桔红等;其它时令性食品和茶食要有季节性和独特性。 如何选用“宫中之美”和民间“非遗特色”,彰显中华文化厚重之内涵!如不同季节的宫中美景和琴棋书画的不朽篇章!

相信,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发展的道路上,中国饮食文化在人类健康发展的道路上一定会蓬勃发展;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文图:风华正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4节气之10“夏至”

(朱长云书法:“夏至)

据北京天文馆介绍:夏至是一年中日影最短的一天。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是夏至日。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北半球的白昼时间达到最长,而且越往北越长。《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北京时间2022年6月21日17:14将迎来夏至节气。(在古代中原地区,将一根竿子或石柱直直的立在开阔平坦的地方,观察影子的变化,通过测量影子的长度和方向,就能知道时间了,人们把这根竿或立柱称为“表”。后来,在一天天的观测中,人们发现,每天正午时,“表”的影子总在正北方,于是,就在地上平铺了尺子,一头连接“表”的底部,另一头伸向正北方,这把尺子就被称为“圭”。正午的时候,“表”的影子投在“圭”上,根据“圭”上的刻度,就能知道表影的长度了。经过长时间的观测,人们发现夏至日正午表影最短,冬至日正午表影最长,而两次表影的最长值之间间隔的天数,就是一年的长度。夏至日当天正午,在北京古观象台利用圭表测得日影长度约为二尺三寸。)

夏至日晚8点左右,二十八宿中的角宿和亢宿正好上中天。角宿是二十八宿的开端,代表东方苍龙的龙角,亢宿则是龙颈。角宿和亢宿所对应的古希腊星座是室女座。角宿一是室女座的α星。 《石氏星经》言:“角为苍龙之首,实主春生之权,亦即苍龙之角也。”《晋书•天文志》言:“角二星为天关,其间天门也,其内天庭也,故黄道经其中,七曜之所行也。”角为东方苍龙的角,古人把角二星看成是黄道上的一扇大门,黄道从两星间穿过,日、月和五星在其上运行。

《晋书•天文志》言:“亢四星,天子之内朝也,总摄天下奏事。”《说文》云:“亢,人颈也。”

古时称夏至为“夏节”、“夏至节”,早在周代就已有夏至日祭祀的传统。《周礼•春官》:“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夏至祭神,以求消除疫病、饥荒。所以“夏至日,于泽中方丘奏之,地祇皆出。”《史记•封禅书》载:“夏至日,祭地,皆用乐舞。”

夏至作为二十四节气之十,是一年中白天时间最长的一天。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夏至,是夏季的第四个节气。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时分,北回归线及附近地区会出现“立竿无影”的奇景。夏至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夏至是盛夏的起点,从夏至起,经过三个“庚日”,便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 夏至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频繁,多雷阵雨,民谚说“夏雨隔田坎”。

“祭神祀祖”,在古代,夏至和冬至一样,是民间的重要节日,古时称“夏节”“夏至节”。民间在这天有祭神祀祖的习俗。

夏至吃面:民间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夏至时,新麦已收割,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之意。民谚说:“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一些地区也有夏至吃馄饨、食粽子的习俗。

夏至,最漫长的白昼将至!夏至是盛夏的起点,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就到了,盛夏是火热天生的代名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写道:五月中,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也就是说,万物到了此时释放到了极致,阳气也是如此。此季节一定要顺应天时,驱寒温阳,调理好身体。

夏至节气,容易心火太旺,火能熔金,容易伤肺,另外,夏天总吹空调或者好吃冷食,也容易寒气入肺,而伤到肺。而阴阳五行中,辛味是入肺的,因此养肺气需增辛,如辣一些的萝卜,以及葱白、姜、蒜等,其有发散、行气、活血、通窍、化湿等功用,可补益肺气,尤其是肺气虚的人更应如此。

夏至的三候

一候鹿角解|鹿是山兽,属阳,感知阳气盛极而衰,鹿角脱落。

二候蝉始鸣|大树底下听蝉鸣,忽觉,光影明灭,日子漫长。

三候半夏生|半夏是一种野生药草,在夏日之半最适宜采集它地下的块茎。

“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告诉我们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夏至,夏季之半,阳性的植物开始衰败,阴性的植物慢慢滋长。

(据北京自然博物馆资料介绍,一候:鹿角解,从字面上理解,到了夏至,鹿角纷纷脱落下来,以待新生。但是现在没有鹿角是在夏至时节脱落的,我们熟悉的梅花鹿是在春夏交接时脱去鹿角,而麋鹿会在冬至前后脱去鹿角。难道古人观察有误? 可能的情况是,在距今2000多年前的时候,气候条件与现在有很大不同,在当时的气候条件下,确实有部分鹿角是在夏至节气脱落。还有一种可能,对于马鹿或梅花鹿而言,夏季是鹿茸开始骨质化为鹿角的开始,对于人工养殖的鹿来说,夏至时节正是割鹿茸的时候,所以“鹿角解”可能指的是割鹿茸。 如果说“鹿角解”最有可能是什么鹿?那就是梅花鹿了,因为梅花鹿在中国古代文化当中最常出现,所以先民也应该对它们更为熟悉,可能性最大。 鹿角的自然脱落是在交配期结束后一种节省能量的生存策略。所有鹿的鹿角都是在不到半年时间内从无到有,生长完成。二候:蝉始鸣,响彻夏天的蝉鸣来自雄蝉,雌蝉并没有发音器。为了吸引雌性和自己交配,它们使出了浑身解数。我们平常见到最多的蝉叫作红脉熊蝉(Cryptotympana atrata),也叫黑蚱蝉。 三候:半夏生;到了立夏三候,半夏开始生长。其实半夏从春季就开始生苗长叶,但它的花期是在5-7月,花序比较明显,所以当时的古人认为的半夏生,看到的可能是它的花序。半夏的花序细长,佛焰苞绿色或绿白色。“佛焰苞”,是天南星科植物的标志,这一科许多植物的苞片较大,呈火炬形,颜色鲜艳明亮,被广泛用于观赏,如常见的室内植物花烛、用于插花的马蹄莲等。)

(有一说法:麋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麋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

夏至养生 重在“养心”

俗话说:“冬至养生,夏至治病”,一个安内,一个攘外。进入夏季,心情变得容易急躁,《黄帝内经》说,夏季要使志无怒,即心情要愉快,使气得泄,不要压抑自己。精神内守,病从安来,就是这个道理。心情不好时可以少吃一些甜食缓解一下,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充足的体力也能给你带来好心情。夏至期间,全国气温高、光照足、雨水也多,农作物生长旺盛。夏至过后,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就要到了。

人的胃肠功能因受暑热刺激,功能就会相对减弱,容易发生头重倦怠、胸脘郁闷、食欲不振等不适的症状,甚至引起中暑,伤害健康。做好防暑工作,应避免在强烈的阳光下暴晒,外出时,应采取防晒措施,如打伞、戴遮阳帽、涂防晒霜等。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人体消化功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体的能量供给。脾脏喜燥恶湿,湿邪最易困脾,影响我们的消化功能,夏季培补脾胃,可以健脾化湿;使我们远离腹胀、腹痛、腹泻的困扰。

夏至养阳关键有三点要注意避忌:第一,忌夜卧贪凉。无论是空调还是风扇都应注意;即便是自然风,睡觉时也要盖上薄单子,尤其是脚部和腹部;防止夜卧吹冷风,尤其头部受风邪,极易导致阳气折损。

第二,忌冷水洗浴。夏季人的汗孔多处于开泄状态,冷水洗浴使外来寒气极易侵入人体,会引起不适的症状;久之会出现手足畏寒、小腿抽筋、后背发凉等。尤其老人和孩子应注意。

第三,忌肆食生冷。夏日常食冷饮冰品等,容易引起脾胃虚寒,可表现为胃痛、腹泻等。容易引起脾胃不和,女性可出现痛经、经期紊乱、经量减少甚至闭经等。年轻养胃,老了养体!

夏季时节心火当令,心火过完旺则克肺金,故《金匮要略》,夏不食心,味苦之物亦能助心气儿治肺气。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不宜吃冷。饱腹受寒,必起霍乱。肾无心之或则水寒,心无肾之水则火炽。西瓜、绿豆、乌梅小豆汤虽解渴消暑,但不宜冰镇食之。可以食用苦瓜、西红柿、茄子、冬瓜等食品;夏季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

夏至 要三 避

1、避 暑 夏至时节,天地之气化而为,不要长期在露天地曝晒,也不能要过度的劳动,应适当纳凉。出汗较多,体液损失严重。故应多饮水,以防体液脱失,

2、避 湿据《黄帝内经》介绍:“湿气大来,土之胜也,寒水受邪,肾病生焉。”夏至时节,天气多阴雨绵绵,必须保持室内干燥,通风。湿气通于脾,易脾虚;建议吃些白豆、扁豆、苦瓜、丝瓜、冬瓜、薏仁米等食物。

3、避 寒夏季人的皮肤毛孔开泄发汗,同时易受寒气侵袭,损伤心脏。饮食方面不可贪凉以及生冷食品,空调别开太低。

作为炎热的开始,人们会在这天过得很有仪式,“夏至之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送。”

夏至饮食

夏至日过后,正午太阳高度也开始逐日降低。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长夏湿热交蒸,湿热困脾,吃苦可清热,可燥湿,可通畅脾胃气机,增进食欲,但需适量进食,且宜添加辛味食物。

在夏季,尽管天气热,人们依然可以适当吃些辛味的东西,“夏吃辛,养肺金”,冬吃萝卜夏吃姜,说的都是这个理。此“辛”指的非辛辣刺激之物,蔬菜中的生姜、葱、洋葱、大蒜、芥菜、香菜、油菜、白萝卜、大头菜、芹菜、韭菜、辣椒、花椒、茴香等,都是辛味。

然而在华北地区以及北京的夏至这天,没别的——“是北京人!就得吃面!”一般来说,“冬至饺子夏至面”!当然,夏至吃饺子也是不错的饮食;不过,馅要适当素些为宜。“青豆嘴儿、香椿芽儿,焯韭菜切成段儿;芹菜末儿、莴笋片儿,狗牙蒜要掰两瓣儿......”,这顺口溜,就透着一股子湛青碧绿劲儿,活色生香的直教人口水四溢。

北京人吃炸酱面,想将就的话,非常省事,炸碗酱,洗根黄瓜,超市里买2斤切面回家一煮,就齐活了。简单也不赖! 除了炸酱面,老北京人“夏至吃打卤面”口感更丰富。老北京人最经典的做“卤”是放猪肉片儿、鸡蛋、黄花、木耳等,所以也叫黄花木耳打卤面。简称“卤面”。当然,也根据自己的口味添加一些菜品如西红柿、鹿角菜、银耳、菠菜、口蘑、香菇等等。 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的饮食习惯,主要是根据地理环境的特点和喜好,调节饮食。 夏至时节,很多地方都有吃“过水面”的习俗。

夏至养生

“保证睡眠不贪凉,增加酸味忌寒凉;适当运动防过汗,心态好正自然凉!”夏季高温酷暑,极易使人咽干口燥,不思饮食,这时适度吃点苦味的食物有利于清热解毒,增强食欲,故有“夏日吃苦,胜似进补”之说。常见苦味食物有苦瓜、陈皮、芹菜叶、莲子心、苦荞麦、杏仁、茶叶以及莴笋叶等。卧室必须通风、凉爽;要保持平静的心境,力求“心静自然凉”;要有适当的午睡时间,夏季午睡一方面可弥补夜晚睡眠的不足,同时,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有利于下午的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有力措施。人体在夏日易受风寒湿邪侵袭,睡眠在有空调的房间,温差不宜过大。 在夏至时节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场地宜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有条件的人可以到森林、海滨地区去疗养、度假,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为好,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若运动过激,可导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伤阴气,也宜损阳气。夏至时节又是多汗的季节,人体出汗多,则盐分损失也多,若心肌缺盐,心脏搏动就会出现失常,故中医认为此时宜多食咸味以补心。

《养生论》云:更宜调息静。息,常如冰雪在;静,炎热不于吾,少减,不可热为热,更生热矣。夏季保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夏季进补,冬病夏治。春夏养阳,夏季调补偏于温补阳气,顺应春夏阳气旺盛的变化。

然夏时心火当令,苦味食物尽管有清热泻火、定喘泻下等功用,却会助心气而制肺气,因此不建议夏季多吃,以免心火过旺。

按照自然规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日月运行规律,夏天之际,应该减苦增辛,以养肺气。

中国中医是我国的国粹之一,其养生理论中,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这一时节的养生保健,一方面要顺应夏季阳盛于阴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另一方面,夏至也是所谓“阴阳争死生分”的时节,俗话说“夏至阴生”,也就是说,尽管天气炎热,可阴气已开始生长。在此节气中,盛阳覆盖于其上,阴气始生于其下,喜阴的生物开始滋生,而喜阳的生物则开始死去,阴阳交替,人体容易患各种疾病。所以,在此时节合理的养生保健非常重要。

据有关资料介绍:“代茶饮”,讲究:“因证用饮 因人制宜 适当调和(代茶饮)”:“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意思是说,寒证用热药,热证用寒药。比如,同样是咽痛,有的人属于实热证,有的人属于虚热证,实热者可以用寒凉药物代茶饮,虚热者单纯用寒凉药物清热,就会导致脾胃受寒,所以需配伍健脾祛湿化痰的药物。类似,同样是大便不通,有的人是胃火引起,有的是肺火导致,代茶饮要辨证饮之。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用同一个代茶饮,比如身体上火要祛火,但对于脾胃虚寒的人来说,需要加些甘草、大枣、生姜、干姜等健脾和胃的药物(食物)中和,以免祛火药伤了脾胃。同时,还要视症状严重程度选不同搭配。比如,身体虚寒又夹热的人,稍用热药可能就会上火,因此要有凉药辅佐。 是药三分毒”,代茶饮中药也不例外。如药性平和的枸杞,过量泡服用会造成上火,出现眼屎增多等症状。另外,枸杞含糖量较高,糖尿病患者泡茶喝前,最好咨询医生。还有不少人上火时会选择喝菊花茶,但长时间饮用后发现胃部不适,这是因为菊花的微寒伤到了人体的脾胃。所以,喝代茶饮讲究中病即止。代茶饮每日一剂多次泡服至无味为止。 传统中医学认为,凡有苦味的蔬菜,大多具有清热的作用,因此,夏至前后要经常吃些苦瓜、苦菜、油麦菜、竹笋、莴笋、芹菜等苦味菜。苦瓜素有“菜中君子”美称,夏天常食苦瓜汤或苦瓜菜肴,能调和脾胃,清除疲劳,醒脑提神,对中暑、胃肠道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夏至出汗较多,不妨喝点带苦味的饮料,啤酒、绿茶、苦丁茶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胃病、通风人员,不易喝啤酒)

唐《汉书注》载:“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和冬至起数九一样,夏至起也有数九的习俗,所以不仅有“冬九九”,同时也有“夏九九”。俗话说;“夏至未来莫道热。”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数伏,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者20天,末伏为10天。这个“伏”是指阴气潜伏。

夏至到小暑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需水较多。此时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

一年四季,四季养生!“夏至之日,地久天长”!炎热夏季已经来临,我们即有付出也有收获;不忘初心,团结一心;保持好心情,一定会战胜疫情。中国人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祝愿全体中国人民健康幸福!

夏至谚语和诗词

“夏至不热,五谷不结。”

《素问·藏气法时论》曰:心主夏,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耎,急食咸以耎之,用咸补之,甘泻之。

嵇康在《养生论》中说:“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

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夏至避暑北池》也曾写到“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写道:五月中,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

《黄帝内经》“湿气大来,土之胜也,寒水受邪,肾病生焉。”

元代丘处机《摄生消息论》:“夏三月属火,主于长养心气,火旺味属苦,火能克金,金属肺,肺主辛。当夏饮食之味,宜减苦增辛以养肺。”

王羲之《毒热帖》“晚复毒热,想足下所苦。”

《黄帝内经》:“寒气流行,邪害心火。”

清陈希龄《恪遵宪度抄本》中解释了“夏至”一词的由来:“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

民谚说“夏雨隔田坎。”

南宋范成大《喜晴》诗中写道:“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唐刘禹锡《竹枝词》中也写道:“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

[宋] 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周礼•春官》:“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

《史记•封禅书》载:“夏至日,祭地,皆用乐舞。”

《幼学琼林》载:“夏至一阴生,是以天时渐短;冬至一阳生,是以日晷初长。”

唐《汉书注》载:“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

清《帝京岁时纪胜·夏至》中记载:“京师于夏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谚云:‘冬至馄炖,夏至面’。”

(宋)苏舜钦《暑中杂吟》节选:“北轩凉吹开疏竹,卧看青天行白云”。

(宋)杨万里《桑茶坑道中》节选:“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杨万里 (宋)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宋)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周里·春官》载:“以夏至日,致地方物魈。”

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消除疲劳、荒年与饥饿死亡。

《史记·封禅书》记载:“夏至日,祭地,皆用乐舞。”

(文图,编辑/报道:风华正茂 2022年6月21日)

责任编辑:admin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栏目分类
Copyright © 2019-2026 新华资讯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