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帮助
您的当前位置:新华资讯网 > 资讯 > 头条 > 正文

2022年4.18中国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遗产与气候”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22-05-17
导读:(朱长云书法:中国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遗产与气候) (朱长云书法:4.18中国国际古迹遗址日参观上宅文化遗址) 参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宅遗址! 4.18国际古迹遗址日参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宅遗址! 上宅遗址,是北京地区迄今发现最早的原始农业萌芽状态的新石

(朱长云书法:中国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遗产与气候”)

(朱长云书法:4.18中国国际古迹遗址日参观“上宅文化遗址”)

——参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宅遗址”!

4.18国际古迹遗址日——参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宅遗址”! 上宅遗址,是北京地区迄今发现最早的原始农业萌芽状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六七千年,主要分布于北京地区东部氵句河流域。上宅文化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填补了北京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空白,在我国考古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上宅文化必将为中国古代文化史增添重要的一页。

(上宅文化陈列馆)

上宅遗址是北京东部新发现的早期文化遗存,遗址中不仅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还出土了一些动、植物标本。这些实物资料,对于研究北京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先民的生活习俗、社会关系、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原始农业的产生、原始聚落的形成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上宅遗址的发现,引起了考古界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和充分肯定。国家文物局拔专款,由市文研所和县文管所组成发掘队,从1985年5月开始对遗址进行正式的考古发掘。发掘工作依正南北方向,以坐标法统一布方,先后共发掘5M×5M探方140个。至1987年底,总发掘面积为3500平方米,其中新石器时代文化堆积较好的约700平方米,均分布在台地的一道天然沟内。发掘结果表明,这道灰沟内的器物埋藏非常丰富,可是由于长期侵蚀和人为破坏,现在遗址中所揭露的只剩下这道自然沟的尾端,最丰富的文化堆积已不复存在。

(志愿者讲解员王梦涵老师在进行讲解)

十几年来,经文物考古工作者的努力,在北方地区陆续发现了一些新石器时期较早阶段的遗址和遗存,如:河南裴李冈、河北磁山、辽河中部的新乐下层、内蒙古兴隆洼、津塘地区蓟县、围坊、迁安安新庄,还有以前发现的红山文化、富河文化等。但自古以来,作为北方草原地区与中原地区交通枢纽的北京地区,是否有与其年代相近的古文化遗存,一直未能确定。上宅文化的发现和确定,把北京地区与周围新石器文化的源流、体系类型和相互关系的探索工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上宅文化陈列馆张盼老师介绍馆藏并与文化向未来文保志愿者服务队发起人朱长云进行交流)

(文化向未来文保志愿者服务队发起人朱长云与上宅文化陈列馆社教部主任岳海燕岳交谈后合影留念)

“文物”是文化的载体!上宅文化遗址是“全国重点单位为保护单位”,上宅文化遗址上发现的“陶塑、石塑”等文物遗存,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雕塑制品之一,具有较高的考古价值;文物遗存和历史遗迹以及古村落、民俗风格,对北京地区乃至华北地区以及幅员辽阔的祖国大地的文化发展一定会具有影响力。

提供参观学习,可以深刻了解并认识“上宅文化遗址”的划时代重要意义!

可以说,“周口店人类文明遗址”和““上宅文化遗址””对人类社会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巨大决定性作用!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天,可以说:“世界文明起源在中国,人类文明起源在北京”!相信,随着科学考古的进一步深入,老北京的历史作用和文化影响力将会继续加大并将“人类文明”向前迈进!

4.18日是国际古迹遗址日,也是文保志愿者日;文化向未来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队发起人朱长云号召全体文保志愿者在庆祝文保志愿者日的同时,参加4.18国际古迹遗址日网上活动! 每年4月18日是国际古迹遗址日,今年的主题为“遗产与气候”。由于新冠肺炎疫情仍全球肆虐,世界各地的遗产地和工作者无法跟广大公众相聚举行活动,众多活动转到线上进行。

中国古迹遗址日有关活动

2022年中国古迹遗址日活动主题“遗产与气候”

4月18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国际古迹遗址日,旨在全球范围内宣传推广遗产保护理念,提升公众对世界遗产现实价值的认知。今年的主题为“遗产与气候”,呼吁各国进一步构建可持续性遗产保护行动目标与体系,以应对日渐严峻的气候变化形势。相比前几年的主题,如2021年的“复杂的过去,多彩的未来”,2020年的“共享遗产”,今年的主题更加简单鲜明:传承文明古迹,要对历史尊重,还要对大自然抱有敬畏之心。新的主题也引发很多思考,如文化、人类历史等要素与当下日益严重的气候变化现象之间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气候变化大背景下文化与遗产的角色定位有什么变化?文化和遗产怎样缓解与适应气候变化?

国际古迹遗产日至今已经走过四十个春秋!

古迹遗址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今年国际古迹遗址日的主题为“遗产与气候”,旨在呼吁各国进一步构建可持续性遗产保护行动目标与体系,以应对日渐严峻的气候变化形势。

(朱长云书法:“遗产与气候”)

国际古迹遗址日——历届主题

2002年:20世纪遗产

2003年:水下文化遗产

2004年:土建筑遗产

2005年:背景环境中的古迹遗址

2006年:工业遗产

2007年:文化景观和自然纪念物

2008年:宗教遗产和圣地

2009年:遗产与科学

2010年:考古遗产

2011年:水文化遗产

2012年:世界遗产

2013年:教育的遗产

2014年:纪念性遗产

2020年:共享文化、共享遗产、共享责任

2021年:复杂的过去 多彩的未来

2022年:遗产与气候

人类文化是多元的,只有保留文化的多样性,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前进。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今天,宗教文化都是人类社会多元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宗教本身就是多元的,有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佛教等世界性宗教,也有锡克教、印度教、犹太教等众多民族宗教,更有不可胜数的民间宗教,它们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多元的格局;另一方面,由这些宗教延伸出来的建筑、绘画、雕塑等宗教文化,同样是多姿多彩的,它们同样构成了文化的多样性。

(2022——4.18古迹遗产日主会场)

关注气候变化对文化遗产的影响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在致辞中表示,文化遗产工作者越发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更关切其中遗产保护的议题。近年来极端天气灾害已影响到我国文化遗产的安全,如何推进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遗产保护工作成为摆在遗产工作者面前的难题。本次研讨会的召开,既是对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关于气候变化国际议题的积极响应,也是中国遗产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理念和经验的一次阶段性总结。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发布了《关于应对气候变化、促进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倡议书》,号召遗产保护者与社会各界人士一道,推动中国气候变化应对和遗产保护事业共同发展,创造更多遗产保护与可持续、绿色发展有机结合的优秀案例。 会议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举办。

每年4月18日是国际古迹遗址日,今年的主题为“遗产与气候”。由于新冠肺炎疫情仍全球肆虐,世界各地的遗产地和工作者无法跟广大公众相聚举行活动,众多活动转到线上进行。

研讨会以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的名义向各团体会员单位、个人会员、以及文物保护行业广大从业机构与人员提出如下倡议:

一、主动呼应,树立理念

坚持“守护好全人类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秉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充分认识到气候变化对文化遗产的现实与潜在影响。积极呼应《气候变化对世界遗产影响的政策文件》《我们过去的未来:文化遗产参与气候行动》等国际遗产文件,遵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引领。

二、科技引领,研究先行

积极践行《“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坚持科技引领,结合自身开展的研究项目和保护工程,探索气候变化影响下文化遗产的预防性保护与应对技术,系统梳理不同类型灾害对不同本体材质和赋存环境遗产的潜在风险与影响。

三、预防优先,加强监测

为建立健全我国文化遗产空-天-地一体化监测机制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倡导预防性保护,探索遗产地的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技术方法与应对措施,加强监测、预警与信息共享,因地制宜提高保护管理工作的成效。

四、学科共融,交流互鉴

鼓励在遗产保护工作中建立跨自然、社会、人文领域视野,开展跨学科、跨领域交流合作,探索不同学术理论方法框架下的气候变化影响应对工作模式,共享实践经验。

五、公益为先,身体力行

作为文化遗产从业者,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践行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理念,参与开展知识普及和专业培训。

我们期待,遗产保护者与社会各界人士一道,携手努力,推动中国气候变化应对和遗产保护事业共同发展,赓续中华文脉,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文 图:风华正茂)

文化向未来文保志愿者历年参加中国古迹遗址日活动报道

文保志愿者——继续响应国家博物馆协会号召“走进博物馆”参观学习!

近三年以来,由于众所周知的“疫情”原因,无法聚集在一起;目前采取的方式线上+线下;进行学习和探讨。文化向未来文保志愿者服务队的志愿者不忘初心,多年以来积极参加“走进博物馆”活动;并将继续坚持参加社会活动,为正能量的活动鼓掌,助力!

“不忘初心,守正创新!”4.18日是国际古迹遗址日,也是文保志愿者日;文化向未来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队发起人朱长云号召全体文保志愿者在庆祝文保志愿者日的同时,参加4.18国际古迹遗址日网上活动!

文化向未来文保志愿者服务队响应联合国国际古迹遗址组织和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号召,参加国际古迹遗址日活动资料介绍!

出席2021“4.18”国际古籍遗址日活动的嘉宾合影留念!

2021年4月18日,文化向未来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队朱长云团长和文保志愿者赵德平先生、佟永先先生一行,来到位于奥北科技园8号楼的清源讲堂,应邀出席由中国古迹遗产保护协会文化遗产管理研究专委(清源视野)主办的第三十九届2021年4.18国际古迹遗产日专题活动。

本次活动响应今年国际古迹遗产日的主题——“复杂的过去,多彩的未来”。 关注文化遗产价值的包容性和不同群体对遗产价值认知的多样性;通过一系列具体案例,观察专业群体,遗产社区,社会公众看待和讲述遗产的方式,探讨遗产地如何面向不同群体建立更具有包容性的叙事方式,通过价值共享,推动实体间相互尊重,达成共识。

国际古迹遗址日是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提出设立的,时间定为每年的4月18日,目的是促进更多人意识到全世界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及遗产保护的必要性。

2021年4.18国际遗产日主题为:”复杂的过去,多彩的未来”。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古迹遗址协会理事长宋新潮出席活动并致辞

宋新潮指出“中国始终致力于让每一个公民获得平等的文化权利,人人都能接触、参与和解读文化遗产”。

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发言!吕舟教授和燕海鸣、傅舒兰、魏青、孙燕分别介绍案例! 今天,特蕾莎.帕特里西奥博士(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主席),向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发来了致辞视频,与中国同仁们共襄盛举。

我国在1993年加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并成立了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委员会,即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

2019年4月18日是国际古迹遗址日,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和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主办的“4.18”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活动”在清华大学设计中心举办。文化向未来文保志愿者服务队发起人朱长云率团出席本次活动,并分别与国家文物局宋新潮局长和吕州院长合影留念;出席活动的文保志愿者有丁鋒、佟永先、孙晓玲、马立国老师。文保志愿者在清华大学参观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华大学早期建筑、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清华园。

文化向未来文保志愿者团队出席2019年国际古籍遗产日活动!

4.18日国际古迹遗址日,也是文保志愿者日;文化向未来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队发起人朱长云号召全体文保志愿者在庆祝文保志愿者日的同时,响应国家文物局的号召,参加4.18国际古迹遗址日网上活动!

4.18是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是“共享文化、共享遗产、共享责任”。其宗旨是推动遗产价值为更多人共享,在更大范围内得到传播推广。 中国拥有55处世界遗产,是世界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按照《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的要求,每个缔约国除了正式申报项目之外,还应建立一套完整的“预备名单”,作为项目储备,随时准备接受评估。 中国有数量众多的世界遗产“预备项目”。1993年,中国向世界遗产委员会提交了首份“预备名单”。2006年和2012年,国家文物局更新了两次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其后又陆续增补了景德镇御窑遗址等7个项目。目前为止,中国共有46项世界文化遗产“预备项目”,项目的数量、类型和涉及的时空范围,在世界都属独一无二。

(文 图:风华正茂)

责任编辑:admin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栏目分类
Copyright © 2019-2026 新华资讯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