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帮助
您的当前位置:新华资讯网 > 社会 > 综合 > 正文

岳阳河西狮子山各称谓考

来源:织梦技术论坛 作者:涂山河 时间:2024-12-18
导读:近日,受文友之邀,对狮子山的地名文化做了一番调研。 狮子山位于君山区许市镇铺子嘴村境内,东与湖北监利县隔江相望,北靠华容县东山镇东旭村冠天井山脉,西距许市镇政府机关所在地约15公里,南眺广兴洲镇、建新农

       近日,受文友之邀,对狮子山的地名文化做了一番调研。

       狮子山位于君山区许市镇铺子嘴村境内,东与湖北监利县隔江相望,北靠华容县东山镇东旭村冠天井山脉,西距许市镇政府机关所在地约15公里,南眺广兴洲镇、建新农场。清康熙《荆州府志》卷之第三载:狮子山在县(监利)东一百一十里,上有轩辕井,相传黄帝张乐洞庭曾憩此。1992年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华容县志》108页载:狮子山,东界岳阳,南起佛寺坳,北抵黄家湾,长约3公里,宽约2公里,海拔292.8米,坡度29度左右,因山形酷似雄狮,故称“狮子山”(见图照)。山里溪流众多,大小水库密布,树木苍翠欲滴,野果挂满枝头。山中多条小道,蜿蜒盘绕山顶,山岚风景秀丽,东侧面有8个狮头傲视大江,其人文粉饰有大慈门、强盗脚板、蚌壳精、悬棕石、轿顶山、美女晒羞、道观、大佛寺。山下有狮子洞,传闻陶朱洞,洞深半里许,阳光不得入。临水峭壁挂石镜,辩人妖、兆丰欠;腰生石棺、石笋、可圆升官发财之梦;还有饭石、篪竹、石菖等奇珍异宝,可健身陶性。正如当地道主概曰:得益于山之神兽。

       狮子山又名巴陵山,名称虽异实为一山。清道光进士窦垿题岳阳楼的长联中有“巴陵山西来爽气”。巴陵山即今天井山,长25公里,宽2公里,主峰四知俺海拔314.8米。其中狮子山长约2.5公里,主峰海拔293米,上有现代航空标识。古诗曰:“遥对祝融峰,下瞰巴陵湖。”巴陵湖亦即洞庭湖。还有诗赞:“洞庭日落风浪涌,倒影射堂堂欲动。”狮山一肩挑三县:华容、君山、湖北监利。当地民谣:“狮子山,头朝北,尾朝南,卧身首昂昂。吃监利,睏华容,屙屎肥巴陵(丘)。”此谣传至监利,地方官吏借民谣和风水师之口,把洪水之灾,归罪于狮子山之口,编故事糊弄民众说:“此乃玉皇旨意,洞庭北有恶龟(贬狮头)隐居,隐善扬恶,须派凡人造塔一座,以惩恶龟,使此地不再沉沦。”于清乾隆五年(1740)在中州五号处修塔一座,并有三秀才赋诗《咏三支笔》。

       狮子山还有一别名号方台山。清光绪《华容县志》载:“山顶方平,一名方台山。”像个大棋盘子。传说是“仙人下棋”的地方。据1983年,华容县人民政府编印的《湖南华容县地名录》(简称《录》)载:明代周廷用诗《方台山》下注:“方台山,在砖桥公社东旭大队境内,山顶方平,相传为范蠡牧羊处”。“狮子山位于县境东部,自东北向西南走向。东界岳阳,北起黄家湾,南抵佛寺坳水库,长3公里,宽2公里,因山形像雄狮,故称。”杨幺驻营、岳飞仓储,孟珙①举火,张势克蒙。虽记载零星,但也说明方台山有险可攻可守。

       《录》下注有矶头山,即山头乱石如矶。据中国屈原学会荣誉理事,湖南岳阳屈原研究所研究员张中一《屈原新考》载:公元前296年屈原到达洞庭湖口,古三江口,在洞庭口一侧即狮子山至荆江门这一段。《巴陵县志》图标注“荆河脑”是“上洞庭而下江”的地方,岳阳文史权威陈湘源先生也有类似论述。屈原同女须登上狮子山,向西北角方向远眺,希望看到楚国的郢都,但见到的是一片狼烟,于是捋须长叹……女须追问先生何故有兴上山,又长叹乎?先生曰,子胥儿时曾登此山,与我同命也!后人为纪念此事,在山顶建有“望郢亭”。

       狮子山又名樊陀山,清光绪《华容县志》载:“樊陀山,邑东七十里。”相传在狮子山陡峭崖坡上,每到初夏清晨,云雾缭绕,福人能看到,胖墩男孩坐嘎椅,伸手求人抱。不论男女凡抱者即可添丁生子。此传奇源自北宋,有一樊姓人居住狮山东麓,生子号樊刚,调皮好动,不慎攀岩跌伤,留下残疾,成了罗锅形状,人称“樊驼子”。后经八仙李铁拐点化入道,法号“樊陀”,因他救人多,后人为纪念他,将山名改为樊陀山。明清《巴陵县志》均有记载。民传:巴(勇士)图返乡,留下窑藏,贺②敬樊陀,回报三捷。

       狮子山还有一雅称洞庭山。山下有一洞穴,内庭宽大,洞穴很深,是新石器时代古人类居住的地方。现留存的有石洞、石穴等遗存。清同治《监利县志》载:“狮子山在县东南110里(古时里制),上有轩辕井,相传黄帝张乐洞庭,曾憩此矶”,非续志错记为“白螺狮子山”。黄帝曾在东旭村建古城(七星墩遗址),以护黄氏天鼋族,因洞里冬暖夏凉,黄帝常到洞内居住。《云笈七籖轩辕本纪》记叙黄帝张乐于洞庭之野后,另存一段加注:唐至德二年(757),洞庭侧有人穿地得古钟,上有篆文,黄帝时乐器也。永泰二年(766),巴陵令康通中得采药人石季德,于洞庭乡采药得古钟,上有篆。岳州刺史李萼进之。可明注《庄子》所谓黄帝于洞庭“张乐,诚不妄也”。篆中乐器即今石首市博物馆的青铜器“镈”。此器于1998年在桃花山镇九佛岗村出土。镈为古乐器,青铜制,形似钟,口沿平,有纽可悬挂,槌之而鸣。春秋齐国为“索命镈”,后为编钟,成为器乐的一种。

 

注:

①孟珙:宋嘉熙二年(1238)荆湖制置使兼知岳州军事,在狮子山举火把擂战鼓迷惑江对岸的蒙军。    

②贺:即贺龙,1928年初在狮子山附近剿灭了三股土匪,史称“三捷”。

 

撰稿人: 涂山河                     

                                       2024年12月16日                    

责任编辑:朱书斋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上一篇:快速根治鼻炎 首席医学专家——张文豹
下一篇:没有了
栏目分类
Copyright © 2019-2026 新华资讯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