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新华资讯网综合 • 正文

借助社会力量 保护传承文物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君亚妮

绛县成立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队

        7月8日,绛县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队成立暨授旗仪式在绛县文庙举行。
        绛县目前共有不可移动文物622处,其中绛县文庙、太阴寺、南柳泰山庙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横北探花府、横水成汤庙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市级文保单位2处,县级文保单位150处,未定级文保单位447处,国保单位、文物资源数量均位于全市前列。
       近年来,绛县文物保护中心认真贯彻“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要求,充分挖掘绛县“天下第一县”历史价值内涵,不断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传承水平,为推动文物事业稳步发展贡献力量。
       承载着民族历史的文物,跨越漫长岁月,躲过无数浩劫。加强对历史文物遗迹的敬畏之心,树立自觉保护意识,需要社会各界参与。 绛县成立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队,吸纳社会各界文物爱好者参与文物保护,旨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山西省文物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指导下,志愿参与并开展文物保护工作,“真正把老祖宗留下的珍贵财富保护、传承好。”绛县文保中心主任徐久森勉励大家。
       据了解,首批绛县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包括退休教师、机关干部、企业负责人、社会爱心人士等共50人。队员们纷纷表示,要在绛县文保中心的领导下,为文物保驾护航,为“文物活起来”助力加油。(张广瑞)

责任编辑:卢开基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

    Copyright © 2019-2026 新华资讯网 版权所有